1914年2月10日,北洋政府与美国美孚石油公司正式签署了《中美合资创办石油公司合同》。根据协议,美孚石油公司将派遣专家组成“筹办全国煤油矿事宜处勘矿测量队”,前往陕西省延安府及直隶省承德府周边的地区开展详尽的地质勘查与钻探工作。此次合作旨在寻找中国境内的石油资源,推动能源开发的进程。
美国地质学家菲德克·克拉普(Frederick G. Clapp)作为美孚石油公司的指定专家,于1913年12月抵达北京,开展前期研究。1914年2月下旬,他前往秦皇岛,随后又转移至直隶建昌附近进行了一系列考察。在这一过程中,他得出当地石油开采价值不高的结论。在返回北京后,中美双方便商讨了前往陕西进行更深入勘探的计划,分为两条路线。其中,克拉普以中文名马栋臣带领的团队,将由北京出发,途经直隶的张家口、怀安,然后通过山西的岢岚、阳高、天镇、应州、宁武等地进入陕西,最后沿河南抵达武汉,乘船返回上海,再经天津返回。
展开剩余88%在华期间,克拉普不仅拍摄了大量山川地貌的地质照片,他的高像素相机还为百年前的中国留下了无与伦比的风光与人文瞬间。图游华夏网的头条号在完成张柏林与柏石曼的中国行系列后,专心研究克拉普拍摄的照片,依照时间与地理位置进行深入分析,与热爱历史的读者们共同分享其珍贵的资料。
依据北洋政府内务部于1914年5月25日发布的文件,显示出勘探队员们于当年5月已出发,途中需对其活动进行保护。考虑到他们在山西和陕西的考察时间较长,且多地存在往返路线,笔者仅能依照经过的地域列出相关活动轨迹。以下是考察队在山西晋城沁水县、阳城县及泽州县的活动路线。
1. 克拉普到达沁水县时,他拍下了城墙上的一座三层楼阁,这便是当时的魁星楼,构造细致,格外引人注目。
2. 在沁水县途中,他们经过夫妻岭,位于该县的西侧,沿途是大片开垦的梯田,透过一户人家,其瓦屋在青山绿水间显得格外和谐。
3. 在夫妻岭的官道上,克拉普拍摄了一名男子牵着两头驴的场景,他望着这位正在上坡的外国人,驴身两侧驮着体积较大的包裹,眼前的平原上散落着几处村落。
4. 克拉普在某座庙宇内拍摄了一幅照片,并在其注释中写道“Kuan-ti Miao”,经音译推测,貌似是关帝庙的位置,靠近夫妻岭的辛家河村确实有个关爷坡,具体位置尚待读者验证。
5. 他将一张照片标注为“Lu-Kuei Ho”,根据考察队在阳城县的路线推测,这条河流应是芦苇河。沿河而开的梯田和已经颓败无人居住的左下角院落见证了当地的变迁。
6. 在一处山谷的低处,克拉普拍摄前方休息的考察队员,马儿低头吃草。高处有一座大型建筑,注释为“Ch&39in-tu-li”,根据音译,或指阳城县的一个老地名沁渡里。
7. 考察队在沁河上乘渡船过河,克拉普将之注释为“Chin-tu-li”,与之前的地点相近,一艘造型独特的木船正停靠在岸边。
8. 他捕捉到渡船上百姓的生活场景,阳光透过,百年前的中国人们显得无比生动。
9. 在前几幅照片的附近,克拉普站在高处拍摄了沁河的景观,注释为“Tu-lo-chuang”附近,笔者未能找到此地的确切位置。
补记:文章发表后,有读者朋友推测出此地或为阳城县润城镇的河头村,河头村内名为土楼庄,经过卫星地图对比,最终确定克拉普的拍摄地点,在此感谢@烧木炭铁匠的热心帮助!正因有大家的共同参与,才使这些久远的老照片找到了归属,也让百年前那些在中国辛苦游历的摄影师所记录的瞬间得以传承。
放大展示的画面中,可以看到另一条河与沁河交汇,岸边的山坡上有条道路,下方的河水中浮现着渡船,似乎正是第7幅中的渡船位置,而河中间的沙滩则是一群当地百姓正忙于洗涤衣物的场景。
10. 克拉普在“Tu-lo-chuang”的一处石洞旁,路面由石头搭建,沁河缓缓流过,露出的梯田与第9幅照片的左下角位置一一对应。
经过细致观察,两侧墙壁上贴满了宣传通告,其中隐约能见山西省立第八中学的招生公告,经考证该校于1919年在榆社县成立,而克拉普拍摄于1914年,该处究竟是哪所八中有待进一步调查。
11. 考察队抵达泽州县冶底村附近,克拉普在高处摄影,记录了黄土高原梯田的壮美景色。
12. 在冶底村附近的官道上,经历岁月洗礼的石板路见证了历史的沧桑,这是连接山西与河南的重要古道,因其通往河南清化镇而被称作清化大道。
13. 考察队来到了泽州的犁川镇,克拉普在镇外道路上拍摄了当地百姓过石桥的瞬间,此时冬季寒意已袭,人们皆身着厚重的棉袄,匆忙而行。
14. 克拉普立于第13幅的小石桥上,面向桥头进行拍摄,桥亭内左右各有一块石碑,几位挑夫正在桥边稍作休息,其中一人的担子下装满了箩筐。
经细读碑文,内容为当地贤达重修石桥的记载。
15. 考察队驶入犁川镇,在一处开阔的路段休息,镇内居民见到远道而来的外国人,不禁感到好奇,连忙排成一排静观。
16. 在泽州的周村镇,四周被寨墙围绕,墙垛上耸立着一座小巧玲珑的亭楼,即周村镇的魁星楼,别致而引人入胜。
17. 克拉普在周村镇见到一座形态独特的石拱桥,下面的河流几乎已干涸。
经过放大,桥上五位村民的身影入镜,其中几人正朝着克拉普的镜头望去。
18. 在周村镇附近的官道旁,一名男子正牵着牛车在路边稍事歇息。
19. 同样在第18幅照片的周村镇附近,克拉普又拍摄了一辆牛车,记录下这一角落的乡土气息。
发布于:天津市金鑫优配,新立方配资,线上股票配资代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