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层高的楼盘孤零零杵在城郊,玻璃幕墙映着夕阳,售楼处早就撤了,工地围挡上的广告布被风撕开一道口子。
这种场景在郑州、武汉、昆明这些城市越来越常见。
房子盖得比卖得快,开发商借的钱像滚雪球,黄奇帆最近在北大演讲时算过一笔账:全国开发商欠的钱够给十四亿人每人发一万块。
盖房子的速度确实吓人。
九四年全国新开工面积才一千多万平方米,去年这个数字变成了十四亿。
相当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加起来的两倍多。
但奇怪的是,这么多房子空着,年轻人还是买不起。
北京五环外有个小区,三百多套现房挂了两年,价格降了三成还是没人接盘。
开发商借钱的路子也野。
拍地找银行借,盖楼让建筑公司垫,卖房全靠预售制。
杭州某房企的财报显示,他们十个项目里有七个是靠购房者的首付款在撑着。
现在买房的人少了,这个把戏就玩不转了。
工地上的塔吊停了,材料商天天堵在开发商门口要账。
黄奇帆支的招挺实在。
政府出面按市场价六折收房子,但钱必须专款专用——先还银行,再付工人工资,最后结材料款。
重庆试过这招,三十多个烂尾楼去年陆续复工了。
收来的房子也别闲着,改成公租房正合适。
深圳去年把四千套滞销房转成保障房,租金比周边便宜四成,申请的人排到今年年底。
更绝的是把保障房打包成理财产品。
厦门搞了个试点,把八百套公租房做成投资产品,年息四点五,比存银行划算。
开售当天就抢光了。
这种玩法在美国叫REITs,咱们现在学过来正好。
既能让老百姓多条投资路子,又能给政府回笼资金。
美国和日本当年就是没及时出手,结果一个闹出次贷危机,一个经济停滞二十年。
咱们现在动手还算及时。
上海已经要求新拍地块必须配建百分之十五的保障房,北京也在清理闲置土地。
这些动作看着不大,但风向变了。
对普通人来说,变化已经开始了。
想靠买房发财越来越难,北京通州有楼盘三年没涨价。
租房倒是能省点钱,成都刚毕业的大学生现在能申请每月八百的人才公寓。
手头有闲钱的可以关注保障房理财,虽然赚得不多,但比炒股稳当。
房地产这行热闹了三十年,也该换个活法了。
黄奇帆这套办法就像给高烧病人开的中药,见效慢但能去根。
现在各地都在试点,三五年后再回头看,说不定就是行业的分水岭。
房子终究是拿来住的,这个道理早明白比晚明白强。
金鑫优配,新立方配资,线上股票配资代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